分報告一:健康老齡化指數0.2672/0.3200(2017)
? ? ? ?健康老齡化即指在大健康社會中國民擁有身心健康和社會健康的狀況,是全球積極老齡化的第一個維度。健康老齡化指數設四個一級指標,分別是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衛生支出、健康促進及產業發展(獨立指數)。經濟發展即指人均GDP水平;人口結構使用總和生育率、平均預期壽命、統計贍養比來衡量;衛生支出使用衛生支出占GDP比重、衛生費用增長率、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比重、醫務人工費用占醫療總費比重來衡量。健康促進及產業發展是獨立指數,下設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健康環境、健康產業5個二級指標。2017版健康老齡化發展指數0.2672,比2016年0.2241增值0.0431,0.2672/0.3200的評價值為0.8350,處于良性發展區間,是本年增值貢獻最大的指數。
? ? ? 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這標志著響應世界衛生組織關于“投資健康和構建安全未來”的號召,健康中國建設的基本理念和頂層設計雛形顯現。2016-2017年間,黨中央、國務院共部署10方面50項重點醫改任務,印發實施健康相關重要政策文件20余個,包括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等。中央深改組召開的全部38次會議中,有11次與醫改相關,健康中國建設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 ? ? 2017年GDP增速6.9%(大于2016年的6.7%),衛生支出仍占GDP的6.2%,國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6年的76.5歲提高到2017年的76.7歲。總和生育率為1.6,人口統計贍養比為3.75:1。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51598.8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5517.3億元(占30.1%,目標值30%),社會衛生支出21206.8億元(占41.1%,目標值45%),個人衛生支出14874.8億元(占28.8%,目標值25%),人均衛生總費用3712.2元。有居家照料需求的人口超過4500萬,從業人員近3000萬,家政服務行業收入4400億元,約占當年GDP的0.5%。特別是健康促進與產業發展指數從2016年的0.0735增值到2017年的0.0978,國民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健康環境和健康產業五個指標均有進步。
? ? ? 國家衛健委(原衛計委)等13個部門在2017年制定的《 “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中提出,將老年健康服務作為中心任務,優化老年健康與養老資源配置與布局,補齊短板,加快推進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經濟社會轉型以適應積極老齡化的主要工作如下:
(1)經濟發展:進一步研究人口老齡化和健康長壽的消費需求,將其納入宏觀經濟規劃,有針對性的進行供給側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就業轉型,進而帶動教育、科研和金融的轉型。
(2)人口結構:將提高二胎生育率納入國家人口規劃,從帶薪休假教育、首住房和托幼服務方面為生育二胎創造條件,從而提高總和生育率到1.8左右。2017年1月25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了到2020年總人口14.2億,總和生育率1.8,平均預期壽命77.3歲的預期目標。
(3)衛生支出:繼續深化醫改,提高國民健康財富價值。2017年衛生總費用增長率為13.49%(超過目標值10%),衛生支出仍然以醫療為主,亟待約束公立醫院盲目擴張,有計劃的再造預防-醫療-康復-護理-臨終的持續醫護體系,大力發展基層醫療和全科醫生服務,打造繼續醫療服務提質控費的綜合治理。降低個人衛生支出占比(=25%),社會衛生支出從41.1%提升到45%,在醫療保險費率不增的條件下,商業健康保險的增長空間為3.9%(>3萬億元人民幣),通過支付醫保目錄外項目和個人自費項目降低個人衛生支出占比。目前,提高醫務人員人工費用占醫療成本的比重,目前為34.60%,雖然高于往年,但仍然低于發達國家的均值50%。
(4)健康促進與產業發展:2015年以后,政府對健康生活基礎投資和公司健康研發投資快速發展,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在生活環境、基本醫療服務等方面初見成效,2017年指數0.0978主要是基礎分值,今后要獲取質量分值是非常困難的。目前尚缺乏整體的、科學的,與國民生活、公共服務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健康規劃和資產運營,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啟動,如個人和專業機構共管的電子健康檔案,并與醫院病案對接。